
各界人士紛紛來到祁寯藻故里接受廉政文化熏陶。李靜攝
“貪官看和府,清官訪祁宅?!绷鱾饔趬坳柕倪@句民謠,道出百姓對廉吏祁寯藻的敬仰。7月10日,記者走進壽陽縣平舒村祁寯藻故里。這座古樸宅邸,青磚灰瓦,歷經(jīng)滄桑,既見證了祁氏家族的興衰,更承載著“四朝文臣”祁寯藻的精神遺產(chǎn)。這位歷仕嘉慶、道光、咸豐、同治四朝的清官,其風骨至今仍為世人稱頌。如今,老宅已成為新時代廉政教育基地,八方訪客到此,追溯穿越時空的清廉力量。
步入景區(qū),刻有“三代帝師”的巨大牌匾便映入眼簾。祁氏家族作為清代壽陽的名門望族,享有“一門五進士,三世四翰林”的美譽。其中,祁寯藻官至體仁閣大學士、軍機大臣,曾為道光、咸豐、同治三位皇帝授讀,是名副其實的“三代帝師”,更是一位在政治、經(jīng)學、農(nóng)學、書法及詩歌領域均有建樹的大家。
順著翰林大道移步向前,穿過古樸的騰蛟閣,登上象征功名的及第橋,古色古香的“祁寯藻紀念館”便巍然矗立眼前。門前成對的三節(jié)斗挾耳石旗桿,無聲昭示著主人科舉正途出身、官居一品的尊榮。紀念館前的廣場上,一座巨大的《馬首農(nóng)言》石書雕塑尤為引人注目,它無聲訴說著這位四朝重臣心系農(nóng)桑的赤子情懷——他常年深入鄉(xiāng)野,問農(nóng)于民,將民生疾苦與農(nóng)事經(jīng)驗凝于此書,字里行間浸透“民為邦本”的堅定信念。
步入紀念館,“清慎勤”匾額高懸于堂。講解員齊建云介紹:“這‘三字箴言’是祁公畢生準則——‘清’即清廉自守,‘慎’乃謹慎用權,‘勤’為勤勉任事?!迸c之呼應,展廳醒目展示祁寯藻手書楹聯(lián)“養(yǎng)成心性方能靜,實用人才即至公”,精辟傳達其核心理念:破除門戶之見,杜絕結黨營私,以“至公”選才。環(huán)顧四周,展柜陳列的舊時農(nóng)具,正是他體察民情、踐行“實用人才”理念的明證。匾額、楹聯(lián)、農(nóng)具相互印證,祁寯藻清廉愛民、重農(nóng)秉公的“清官”之風令人肅然起敬。
漫步于景區(qū),鐫刻著祁寯藻手書警世格言的碑廊同樣吸引著眾人目光。其中,“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”一句尤為發(fā)人深省。一位正抄錄的年輕公務員坦言:“每當工作陷入迷茫,來此靜思總能獲得啟示。祁公的箴言如鏡,映照出自身的不足?!?/p>
近年來,祁寯藻故里景區(qū)的廉政文化價值被深入挖掘。當?shù)卣源藶檩d體,打造“清廉壽陽”文化品牌,并于2022年投資約8700萬元對其進行了全方位提升改造,精心規(guī)劃了廉潔文化長廊、翰林大道等主題區(qū)域。紀念館還充分運用聲光電等現(xiàn)代數(shù)字化布展手法,生動展現(xiàn)祁氏家族“詩書濟世、耕讀傳家、清風儉德、一脈相承”的優(yōu)良家風,凸顯祁寯藻“忠清亮直”“為官心存君國”的廉吏形象,使參觀者獲得沉浸式的廉潔教育體驗。
景區(qū)的活化利用不止于靜態(tài)展示。當?shù)剡€開發(fā)了“祁氏家風講堂”,邀請專家和后人講述清廉故事;策劃沉浸式情景體驗;開展“寫一封廉政家書”等互動活動,讓參觀者成為廉政文化的親歷者與傳播者。
夕陽西下,景區(qū)漸漸安靜下來。祁寯藻故里景區(qū)負責人孫艷軍仔細檢查著每一個展廳,他說:“我在這里工作多年,每天都能感受到祁公精神的感召。很多參觀者都是帶著問題來,帶著答案走?!?/p>
壽陽縣紀委監(jiān)委工作人員表示:“近三年已有近百批黨員干部在此開展現(xiàn)場教學。當清官風范通過文物‘活起來’,其感染力遠超文件傳達?!边@潤物無聲的熏陶,正是廉政文化建設的精髓所在。
如今,祁寯藻故里景區(qū)年接待量超6萬人次。它不僅是承載歷史記憶的古建筑,更是涵養(yǎng)清風正氣、激勵后人的重要精神源泉。
本報記者張謙
(責任編輯:梁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