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乾坤灣民宿。馮曉磊攝

乾坤灣春節(jié)非遺文化活動。偏關縣融媒體中心供圖

偏關踢鼓子秧歌。趙菁攝
也許你見過長城的巍峨
也見過黃河的奔涌
但只有在這里
才能親眼見證它們竟如此浪漫
萬里長城與九曲黃河在此握手相擁
又并肩而行
一關接兩省
一河連三地
這里是偏關
正從千年的守望中昂首
以“故鄉(xiāng)”的名義發(fā)出邀請
2025年山西·忻州
“長城兩邊是故鄉(xiāng)”文化旅游宣傳推廣活動
盛大舉行
這一次 總要去一次偏關吧
去看
長城與黃河的萬里相會
歷史與未來的更替綿延
還有人間煙火與記憶鄉(xiāng)愁的溫柔交織
到偏關 尋長城之魂
許多人來到偏關,就是為了尋找長城的靈魂。如果從空中俯瞰偏關,看到的是山河大地之上的“超級工程”。關堡、烽火臺、敵臺、馬面、隘口……這些形態(tài)各異的建筑或挺拔于寂寥荒原,或守望于耿耿長夜,又或相伴于遼闊長河,共同構筑起一座龐大的長城博物館。
老牛灣堡,是黃河河防長城第一堡;水泉堡紅門口,是三關前哨也是互市口岸;丫角山是內外長城的結點;老營堡是中華長城第一堡……偏關的這趟長城之旅,每一步都是家國山河,歷史來路。
但,此刻的偏關又絕不止于此。晉陜蒙寧四省區(qū)“覽長城·觀黃河”學術研討會,一場聚焦長城保護與利用的思想盛宴,專家學者共話古老長城的當代新生,探尋文明傳承的可持續(xù)之路。長城學術研究、長城文化展,學術文集與光影畫卷的交織,正讓沉睡的磚石有了全新表達。
到偏關 感黃河之戀
也有一些人來到偏關,是為追尋黃河最詩意的模樣。當奔騰的激流在晉陜大峽谷弓起身形與長城完成握手時,挽起的是地理奇觀與人文奇跡的“中國結”。
乾坤灣是黃河在偏關的動人一舞,以最溫柔的弧度留下九曲回腸的深情;關河口,是偏關河與黃河的深情交匯塑造出的一灣碧水,也造就了一個古老的渡口;萬家寨,高峽平湖鎖蛟龍,讓桀驁的浪花學會了溫柔地發(fā)光。
到偏關看黃河,就看到了萬里奔騰后的溫柔,看到了千秋激蕩后的從容。此刻,大河上下還有更為動人的篇章:“長城結山河印”情景舞劇,串聯歷史與現實,盡顯蒙漢文化、邊塞風光;黃河風情與民俗文化展,以攝影、繪畫、雕塑等現代藝術詮釋黃河文化,講述黃河故事。
到偏關 品邊塞之味
偏頭關,這個透著粗獷意味的名字,藏著最溫暖的家鄉(xiāng)味道。
但聞酸粥味,便知故鄉(xiāng)人。偏關人難以割舍的味道都離不開一種谷物發(fā)酵的酸香——糜米。在時間和溫度的作用下,糜米被偏關人制作成了酸粥、酸飯、酸撈飯。這味酸不僅是當地的獨特風味,也是偏關人開胃健脾、護膚美容的偏方。
黃河鯉魚是大河賜予偏關的一味鮮,體態(tài)豐滿,肉質肥厚,細嫩鮮美,營養(yǎng)豐富,吃一口就是穿越千年的黃河故事。
在偏關的美食版圖中,必然有羊肉的一席之地。邊塞牧草之上長成的山羊,肉質細嫩,富含營養(yǎng),味鮮而不膩,質嫩而不膻。偏關羊肉已入選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。
偏關的市井長巷還藏著另一味特色美食——碗饦。蕎麥面經手工錘煉,過羅蒸碗,冷卻后軟糯爽滑,加之作料調湯最是爽口筋道。
這些樸實無華的美味滋養(yǎng)了偏關人的味蕾,也成為游客忘不掉的鄉(xiāng)愁,更是此次盛會捧出的偏關味道?!皩の镀P”特色美食市集既有非遺小吃展銷,更有地方美食現場烹飪。捏莜面栲栳栳、炸油糕、做碗饦、熬糜米酸粥、燉偏關山羊肉……這場美食盛宴里承載的是記憶鄉(xiāng)愁,更是偏關人的待客之道。
到偏關 享融合之美
山河形勝塑造了偏關,煙火人間溫暖了偏關,時代發(fā)展又激勵著偏關。
以文塑旅,以旅彰文。偏關縣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,實施偏關、寧武關、雁門關三關聯動,開啟偏關老牛灣、呼和浩特老牛灣、準格爾黃河大峽谷三地聯動,大力開發(fā)文旅新業(yè)態(tài)。黃河一號、長城一號兩條旅游公路串聯全域旅游資源,全域旅游格局成型起勢?!包S河人家”“長城人家”特色民宿升級改造,提升服務,打造詩意棲居之地。
偏關生態(tài)文化旅游示范區(qū)是全市唯一的文旅示范區(qū),老牛灣鎮(zhèn)入選“中國慢生活休閑體驗鎮(zhèn)”,老牛灣村入選“中國美麗休閑鄉(xiāng)村”,乾坤灣入選省級旅游度假區(qū),紅門口長城成功晉升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(qū)……偏關人把腳下的土地經營成了“詩意慢生活、北方桃花源”。
在這次盛會上,非遺電音節(jié)、音樂歌舞實景演出、“零公里·打卡起航”……
無論是長城腳下露營觀星,還是大河岸畔的篝火晚會,更多驚喜都等你來解鎖!
請君試上城頭望,一片蒼茫萬古心。偏關正以古關的文氣、黃河的靈氣、長城的大氣、森林的秀氣、鄉(xiāng)村的熱氣、休閑的靜氣、好客的和氣、發(fā)展的朝氣,向四海賓客發(fā)出誠摯邀請!
長城兩邊是故鄉(xiāng),正是此刻的偏關!
策劃:王國梁 李春平
文字:郝永峰
設計:趙菁
(責任編輯:盧相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