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位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的一家香奈兒店。
俗話說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。但是,英國《獨立報》5月30日報道,一份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在意大利佛羅倫薩,全城最有錢的人的姓氏600年來幾乎沒變。學者質疑,佛羅倫薩社會不夠公平,才華橫溢的下層人士享受不到足夠的上升空間。
研究人員找到1427年佛羅倫薩的繳稅記錄,和2011年的記錄作對比,發(fā)現(xiàn)全城最有錢的人群大約600年前姓什么,現(xiàn)在一樣姓什么,幾乎沒有變化。經濟學家古格列莫 巴羅內和紹羅 莫切蒂主導這項研究,有關成果已經在《VoxEU》上面發(fā)表。
這一發(fā)現(xiàn)意味著,在佛羅倫薩,一個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會比較完整地傳遞給下一代,代際差異比較小。換句話說就是,社會流動性較低,經濟社會地位偏低的中下層佛羅倫薩人難以躋身上流社會。
1427年的記錄中,有大約900個姓氏延續(xù)到了今天,現(xiàn)在覆蓋大約5.2萬名納稅人。有人雖然姓氏相同,但是祖上分支已經相當久遠,現(xiàn)如今已經非親非故了。
舉例來說,1427年,貝爾納多家族的收入在城里排名第十,而格拉索家族的同期排名則是倒數(shù)第十。時至今日,姓貝爾納多的人的收入依然比姓格拉索的人多出5個百分點。
研究人員表示,社會流動性偏低,不但本身不夠公平,甚至可能帶來負面影響。在一個社會中,如果社會經濟地位能夠高度穩(wěn)定地代代相傳,那么,不但社會公平性會受到質疑,而且社會可能浪費那些出身卑微、但才華橫溢人士的天分,從而降低整個社會的效率。
俗話說“富不過三代”。有的研究人員認為,家庭地位的影響在三代人之后會變得微乎其微。不過,莫切蒂和古格列莫認為,這種“三代”觀點低估了家庭地位的影響。
莫切蒂和古格列莫分析繳稅記錄后發(fā)現(xiàn),似乎有一層看不見、摸不著的“玻璃地板”保護著上層人士。即便上層人士的經濟社會地位下滑,到了一定程度也會止跌企穩(wěn),仿佛有“玻璃地板”在托底一樣。
研究人員評論說,除了佛羅倫薩之外,其他不少城市也有社會流動性偏低的弊病。
如果個體能夠相對容易地通過個人努力,改變從父輩遺傳下來的社會經濟地位,他所在的社會的“代際收入流動性”(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elasticity)就比較高,社會也更加公平。
“代際收入流動性”取值范圍在0和1之間。0意味著可以完全自由地實現(xiàn)代際流動,而1則代表社會經濟地位會原封不動地一代代傳播下去。有數(shù)據(jù)表明,意大利的“代際收入流動性”為0.5,英國則為0.48。相對而言,丹麥和挪威的讀數(shù)則分別為0.15和0.18。
(責任編輯:盧相?。?br 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