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從事幼教工作的這幾年里,班里都會有幾名“不合群”的幼兒,他們害羞、膽怯、孤僻、沉默寡言,經(jīng)常一個人獨立玩耍,不愿多與人講話交流,也不愿意參與集體游戲,如果硬逼著他與人交往,則會表現(xiàn)出惶恐不安的樣子。
仔細分析幼兒不合群行為產(chǎn)生的原因,有以下兩種情況。
環(huán)境單一。幼兒入園前接觸的同齡幼兒較少,入園后陌生的環(huán)境陌生的眾多小朋友,一時難以適應。有些幼兒在家被嬌寵慣了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一切以“我”為中心,來到幼兒園后,覺得沒有家里自由,對于集體活動毫無興趣。幼兒從小被家中人一手帶大,與同齡幼兒交流少,不愿意離開父母,在老師的身邊,感到自己孤獨、緊張,感到?jīng)]有安全感。
體弱。一些幼兒體質(zhì)不好,因為體弱,在集體活動中,表現(xiàn)出總是弱者,受到小朋友們的歧視。遇到幾次這樣的情況以后,這樣的孩子不再敢與小朋友做游戲了。
幼兒不合群的現(xiàn)象是一種消極的社會適應性表現(xiàn),但并不可怕。老師和家長應抓住這個個性萌芽和初步形成的關(guān)鍵時期,對不合群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,使其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(zhì)和開朗樂觀、主動與人交往的性格雛形,促進幼兒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。
幼兒不懂如何與他人交往,這時候需要我們?nèi)ソ逃?、引導。首先豐富游戲內(nèi)容,使幼兒樂于接受,如:多觀看影片、CD,從而進行對幼兒的教育,改善幼兒自身的行為。為孩子創(chuàng)造更多條件,要盡量多安排一些互動游戲,動靜結(jié)合,讓活潑的幼兒帶動、促進不合群幼兒的轉(zhuǎn)化。老師多一些表揚、鼓勵、物品的獎勵,讓幼兒感到有成就感,就會越來越有自信心。
在幼兒與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,要注意教會他出錯后要道歉,不欺負他人,寬容別人的錯誤等與人交往的必要的文明禮貌道理,這樣幼兒慢慢將會變成受小朋友歡迎的可愛孩子。因為孩子孤獨是環(huán)境造成的,所以還是要用環(huán)境去改變幼兒。提醒家長鼓勵幼兒多與同齡或成人交往,請家庭附近的大一點的小朋友到家里玩,請他們帶上玩具和孩子一起玩,許多孩子喜歡與比自己大的幼兒玩耍,孩子從小與大孩子交往對他們的自信心、語言表達、社會交往等各個方面有益處。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適應,孤僻的孩子一定會融入到一群小朋友中去的,長此以往,孩子逐漸會成為一個“合群”的、樂于交往的、活潑開朗的快樂的人。(張佳)
(責任編輯:籍俊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