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月6日,何宜德和父親來到南京大學繼續(xù)教育學院報名自考,之后和父親在校門口合影。

父子二人穿越天山時的合影。
新京報訊 時隔5年之后,曾令兒子在雪地里“裸跑”的“鷹爸”何烈勝,再次回到公眾視野。今年2月6日上午,何烈勝攜兒子“裸跑弟”,出現(xiàn)在南京大學繼續(xù)教育學院門前。這一次,50歲的何烈勝和8歲的兒子何宜德一道,報名參考南京大學銷售管理專業(yè)自考課程。而在此之前,何宜德在自家私塾完成小學和初中基礎課程,并修讀了部分大學課程。
在過去的5年間,何烈勝在兒子身上,展開了一場教育實驗,爭議不絕。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,“裸跑弟”何宜德(多多)盡管對同齡人的學習節(jié)奏,表現(xiàn)出羨慕,但仍認為自己“現(xiàn)在很好”。而何烈勝則承認,自己的教育方法另類,但“另類不一定錯誤”。
父親教育4歲兒子在雪地“裸跑”
2012年除夕,美國紐約下大雪。一名瘦小的男童全身僅著一條內褲,在雪地中奔跑。
5年前,這則視頻在網(wǎng)絡廣為流傳,有媒體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視頻中的男童名叫何宜德,小名多多,來自中國南京,時年僅4歲。而“裸跑”,則是其父何烈勝進行家庭教育的項目之一。
男童成為網(wǎng)紅,被稱為“裸跑弟”。而在其身后,因為特立獨行的“鷹式教育”理念,何烈勝被冠以“鷹爸”名號。
此后,“鷹爸”和“裸跑弟”父子在媒體頻頻露面。記者整理公開報道發(fā)現(xiàn),2012年8月,何宜德在青島入海,參加國際OP級帆船賽;同年9月底,他花費15個小時登上日本富士山;2013年元旦,何宜德在南京新街口地鐵站賣報,何烈勝將之解釋為練“財商”;2013年8月,何宜德拿下全國第七屆金字塔珠心算精英大賽冠軍;當年8月底,何宜德自駕小型飛機,飛越北京野生動物園。
在何烈勝看來,所謂“鷹式教育”,就像老鷹訓練小鷹,不是摟在懷里,而是放到鷹式的環(huán)境中間,將其“往前推”。
這樣的教育理念,為何烈勝招致不小的爭議。
8歲報名自學考試 稱想當“企業(yè)家”
2013年后,“鷹爸”和“裸跑弟”一度沉寂。
實際上,何烈勝雇傭了幾名退休教師,創(chuàng)辦“鷹爸學堂”。課程安排、教材均自行開發(fā)。何宜德除偶爾去附近小學旁聽外,其余時間均在“鷹爸學堂”接受“鷹式教育”。
何烈勝透露,這4年間,何宜德在自家舉辦的“私塾”中學習,目前已經(jīng)自學完成了初中課程,并且提前學習了一部分較為專業(yè)的商業(yè)管理類課程。
今年2月6日上午,何烈勝父子現(xiàn)身南京大學繼續(xù)教育學院,共同參考銷售管理專業(yè)自考課程。報名完成后,父子倆手持準考證,在南京大學鼓樓校區(qū)校門口合影。
在接受記者采訪時,何宜德表現(xiàn)出了與年齡極不相稱的老練。他介紹,自己目前正在編寫一套機器人程序,即日將赴英國參加一項世界級比賽。談及自己所受的“鷹式教育”,何宜德表示,同齡人擁有更多的自由活動時間,很“羨慕”,但相比較而言,還是覺得自己目前的教育模式更好。“能學到更多的系統(tǒng)知識,還有很多拓展活動。”
何宜德透露,自己的理想是做一名企業(yè)家,而具體從事哪個行業(yè),目前“還沒想好”。
對話
“鷹爸父親”:我不是拿兒子做試驗
何烈勝早已習慣身處輿論漩渦,5年來,他越來越相信,自己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“另類”教育模式。昨日下午,他向新京報記者強調,“另類不一定是錯誤”。
“我沒見過他抵觸”
新京報:何宜德現(xiàn)在是怎樣的學習模式?
何烈勝:他現(xiàn)在一般5點半起床,然后在15分鐘之內整理好內務,再吃早飯,一般6點鐘要開始學習。上午上課到12點,下午1點半到6點。
新京報:都學些什么?
何烈勝:跟在學校沒有太大差別,增加了線上的學習,聽一些名師的公開課。目前的安排是,上午學習普通初中的課程,下午他要看市場銷售方面的專業(yè)書籍,為考試做準備。
新京報:學習強度這么大,孩子會有抵觸嗎?
何烈勝:我沒見過他抵觸,因為都是他想要的。多多每天花在學習上的時間,是同齡人的兩倍,但是他很享受。比方說,每天五點半起床,他都不需要人盯,自己到點就能起來。
“不需要無質量的同學關系”
新京報:跟同齡人比,何宜德有什么區(qū)別?
何烈勝:他的優(yōu)勢很明顯。在學習上,自學能力特別強,然后自律能力和學習效率都要高過同齡人。在我的教育模式下,他是學習的主人。
新京報:何宜德能夠意識到自己和同齡人的不同嗎?
何烈勝:他還沒有這個意識,也不知道這種區(qū)別。
新京報:他喜歡這樣的生活嗎?
何烈勝:內心是喜歡的,因為會有成就感和自豪感。
新京報:有沒有想過,兒子無法擁有正常的同學關系?
何烈勝:有質量的同學關系才有意義,無質量的同學關系可以不需要。
“作為父親,我是成功的”
新京報:你希望把他培養(yǎng)成一個什么樣的人?
何烈勝:我希望他做一名企業(yè)家,至于具體什么行業(yè),需要他自己決定。未來希望他身體健康,有幸福感和使命感,然后實現(xiàn)財務自由。
新京報:為什么不讓孩子接受常規(guī)的學校教育?
何烈勝:我不是不尊重現(xiàn)行教育,而是想探索一種學校教育之外的補充,相當于一塊試驗田,多多就是種子。雖然另類,但是另類不一定是錯誤。
新京報:有人質疑你用兒子做試驗?
何烈勝:不是拿兒子做試驗,而是我們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。作為父親,我是成功的。
追問
是否侵犯孩子受教育權?
律師稱違反《義務教育法》強制性規(guī)定
記者注意到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》第十一條規(guī)定,“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,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(jiān)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;條件不具備的地區(qū)的兒童,可以推遲到七周歲?!?/p>
一些網(wǎng)友據(jù)此指出,何宜德并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,“鷹爸”的做法涉嫌違法。對此,何烈勝表示,自己并沒有剝奪兒子的受教育權,而是沒有接受常規(guī)學校教育,“并不違法”。
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表示,何烈勝在兒子已達到六周歲的情況下,未讓其入學接受義務教育,其行為違反了《義務教育法》的強制性規(guī)定,屬于違法行為,侵犯了其子的受教育權。他認為,無論何烈勝的教育方法正確與否,都首先應在保證孩子接受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行。
對孩子成長是否有利?
教育專家認為“鷹爸”對教育理解片面
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看來,何烈勝所推崇的“鷹式教育”,剝奪了孩子的常規(guī)性體驗和自主化選擇,使孩子對生活的理解單一化。他認為,“鷹爸”對教育的理解相對片面,只著眼于短期成果?!霸诤⒆舆€小時,或許在一些方面比同齡人更優(yōu)秀,父母也感到榮耀。但孩子的成長過程難以預測,全然摒棄傳統(tǒng)教育、并對孩子實施個性化教育方案存在極大風險。
儲朝暉表示,父母可以采取一些非常規(guī)的教育方式,社會也應鼓勵孩子成長模式的多樣化探索,但這應基于教育者對教育的深度理解。相比較而言,何烈勝的“鷹式教育”或顯片面與偏激。
(責任編輯:梁艷)